第959章 尽忠竭力,死而后已-《红楼琏二爷》
第(1/3)页
荣国府每年的春节,都是十分热闹喜庆的。
今年自然尤甚。
而且今年比往年又有不同。
往年一旦过了正月十五,也就是元宵节之后,年味自然也就没有了。
那种热闹喜庆的氛围,最多也就延续十来日,就会逐渐归于平静。
但是今年却恰恰相反。
十五之后,两府地界的热闹喜庆氛围不但丝毫未减,而且以可见的姿态,节节攀升。
家丁下人们每个脸上都洋溢着更加热烈的笑容,在管家执事们的带领下,将大大小小门户上的“福”字撕掉,换上更加鲜红的“囍”字。
内院里,管家娘子们也是带领着丫鬟仆妇们,处处张灯结彩,将偌大的宁荣两府里里外外,布置的宛若一片片红色的花海一般。
凤姐儿今日难得出门,准备去给贾母请安。
从大观园一路行来,看见这样的场面,饶是她有心理准备,心中还是有些不是滋味。
偏偏有些仆妇还没有眼力界,看凤姐儿站在桥上眺望,还笑道:“小蓉大奶奶果真是有本事的,这才几天,就将园中上上下下,全部变换了一个样。”
凤姐儿觑了她一眼,冷秋秋的道:“还不是你们二爷肯花钱。
我要是拿白花花的几万两银子给你随便使,没准你还能做的比她还好。”
“那哪儿能啊,奶奶说笑了。”
凤姐儿倒也没有多计较的意思,搭着平儿的手臂走下沁芳桥,一边走一边询问:“你们二爷呢,一天没见着了,又去林家别院看林丫头去了?”
平儿笑道:“奶奶可是忘了,昨儿二爷就说过,今日要出城一趟。
好像是皇帝要检阅什么战船,二爷要随行陪同。”
经过平儿这么一提醒,凤姐儿一扶额道:“是了,我想起来了。
唉,怎么感觉最近记忆力越发不好了,老是忘事。
该不是在家待久了,脑子都颓废了。”
凤姐儿呢喃着,一双凤眸闪烁着令人难以忖度的光芒。
旁人看不懂,身为她亲信的平儿还能不明白?
自家奶奶这很明显是失去权力(管家权)太久了,已经有些闲不住了。
于是她笑道:“奶奶这可不是颓废了,肯定是小少爷在吸取奶奶的智慧和谋略。
话说,奶奶和二爷都是绝顶聪明的人,真不知道将来的小少爷,该有多好的天资。”
凤姐儿果然被平儿转移了注意力,手掌情不自禁的摸向自己鼓鼓的肚子。
已经七个月了,最多再有两三个月,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就要降生了。
她有很强烈的预感,这一胎就是个男孩儿。
所以,别的什么都不重要。
安安心心,健健康康的生下这个孩子,才是惟一的重中之重。
……
京城之外,通州湾码头。
这里是京城连接全国的水上枢纽,是最繁华的交通重镇。
今日却是船只禁入,人员禁行。
无数的金甲禁军和锦衣卫,将码头上上下下把守起来,只留下十几艘战船,孤零零的矗立在宽广的河面之上。
而此时,最大的一艘金碧辉煌的庞大战船之上。
顶层甲板,宁康帝负手而立。
看着眼前宽阔到似乎一眼看不到头的运河河面,他的心中也掀起波澜。
犹记得当初还是王爷的时候,他也经常从这里,乘船去南边公干。
可是自从当了太子,大概十多年了,他还是第一次回到这里。
权力的更迭,时光的变迁,都令他有种恍若隔世一般的感觉。
“贾琏。”
“臣在。”
宁康帝回头,看着随行的官员和一双儿女,吩咐道:“你们都先退下。”
“是。”
很快,甲板上就只剩下君臣二人以及几名侍立的禁军侍卫。
宁康帝道:“你造的这些船,朕很满意。
尤其是这艘镇远舰。”
难得,宁康帝开口表扬了贾琏。也不枉费他费了半天口水,领着宁康帝给他介绍了半天。
毕竟是他这两年来的成果,能够得到大boss的认可,贾琏心中自然还是很高兴的。
说起来,宁康帝其实早就说过,要亲自检阅他建造的新式战船。
第(1/3)页